close

 


今晚的保母小組聚會是年度最後一次了


可惜的是


聽到了兩位托育夥伴最近退出了社區保母系統


其中一位因寶寶喝奶問題與家長在溝通上有了衝突憤而轉行


(據說家長要求保母餵奶必須讓孩子喝到一滴不剩)


另一位則是不滿系統的行政疏失而退出


這麼一來


失去了社區保母系統的資格


自然影響到其所受托家長每月的托育津貼補助


後者或許出於氣憤而作出非理性決定


然而此舉使得原托育家長的托育權益受損


總是令人遺憾


不過或許對當事人來說


加入社區保母系統原就不是一件具有使命感的事


這在過往的小組活動出席紀錄或社會行為表現上便可看出端倪


因此偶然在托育工作上發生了突發狀況


便成為退出系統的導火線


 


從事家庭托育工作就和從事其他工作一樣


總會碰到形形色色的問題


尤其是新手父母初次面對小娃兒


提出的疑難雜症往往是一籮筐


這些林林總總說起來對於具有豐富育兒經驗的保母來說或許不足為奇


譬如說


五六個月大的嬰孩正值分離焦慮的萌發


不明就裡的家長在早上送托時看到孩子哇哇大哭捨不得父母離去的可憐模樣


很可能誤以為孩子不喜歡保母或懷疑保母平日是否未善待孩子


這時若育嬰人員能同理家長感受及時向家長說明此乃孩子發展階段的正常現象


在安撫孩子之餘也讓家長知道孩子之後的情況


應可避免蒙受不白之冤


但如果欠缺對幼兒發展的認識


加上不良的溝通方式或態度


難免就會破壞托育關係


保母難以保持喜樂的心情來對面對工作


更遑論對待幼兒


而縱使有心的保母戰戰兢兢在本業上


可相對的


也有為數不少的家庭保母媽媽


似乎更習於閉門造車


從小孩一早接來便整日窩居在斗室中


孩子的視力神經在發育的黃金期長期受到環境侷限


無法獲得健康良好的發展


將造成日後視力健康問題


加上平日吝於和同業往來


遇到問題自然就少了很多的資源可供諮詢


再怎麼講


在講求托育專業化和藝術化的今天


這總是保母個人的損失啊


再說了


一段托育關係的經營


不單單是保母的責任


也是托育家長需要學習的


畢竟所有一切的努力


都是為了寶寶好


 


保母工作是修鍊的工作


隨著社會環境的日新月異


保母從業人員需要學習的面向越來越多


且從一位新來乍到素昧平生的小小托兒及其家庭


雙方需要時間來共同培養情感和信任感認同感


總在悠悠歲月中慢慢磨


從年輕氣盛說話直率的個性磨出好性格


學習以同理心虛心揣摩人際溝通的認知和態度


這都要從日積月累的保母在職研習中去汲取滋養


在工作中淬鍊以強大自身的專業能力


如果保母人員在處理週邊的事情意氣用事


如果保母人員從來沒有想要試著在工作中挖掘出托育的樂趣


那麼又如何能帶好孩子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nginzu2013 的頭像
    changinzu2013

    保母乾媽的育花園

    changinzu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