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在格子裡放上餐點內容


不外乎想藉著現代科技的傳達


協助托育家長們清楚掌握寶貝們的飲食狀況


為了這個簡單的發想


必須鞭策自己為下個月份的餐點內容作番規劃


雖然本身對廚藝有著那麼一點興趣


但比起許多保母朋友還是遜色很多


因此利用假日熬煮大鍋高湯分裝冷凍備用


亦至文化中心搜尋幼兒食譜


整整一下午的時間


雜誌一本翻過一本


至服務台購買影印卡以便影印合意的參考資料


有時也將新的飲食或育兒觀念抄錄在筆記中


在考量對幼兒現階段的適切性之外


也忖度著做法的簡便性


(畢竟日常嬰幼兒照顧工作瑣碎繁雜)


但一般育兒雜誌上介紹的食譜多半針對一歲以下者而設計


保母乾媽家的兩位寶貝所需要的


是設計較大幼兒的餐點


不僅如此


不自量力的保母乾媽還希望融入一些特別的元素在裡頭


這可就有些難度了


不過當汲取了各式來源的資料而激盪出自創的設計元素


那種驚喜可就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了


即便是陪女兒至興大參加英檢


在漫漫等候的時光裡


獨自翻閱著這些收集來的食譜


一一規劃出四月份的餐點來


然而


努力付出未必能夠呈現岀預期效果來


也要視孩子的接受度而定


而孩子的接受度有時受限於當天的精神狀態或情緒表現等等


心想也沒關係     凡事都有彈性嘛


就算當天供應的餐點不合意


不管是來自於孩子的喜惡或是保母乾媽的自我要求


這其實就是一種嘗試


不斷地去try


找出孩子所喜歡的


同時也滿足自己求新求變的想望


在這個過程中


就算存在著一些些自己給的壓力


也是樂之所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nginzu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