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參加了一門嬰幼兒環境規劃與設計,為期四週共12小時的保母大學課程。


這是在完成每年的20小時基本在職研習課程之外,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深入進行的學習。社區保母系統邀請自中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兼副主任的王惠姿老師,惠姿老師講課一向清楚俐落,在教保觀念上常常提供了非常豐富且正確的參考價值;並譯有〈嬰幼兒肢體動作經驗與教學      華騰出版〉一書。是保母乾媽所喜歡的講師之一。




    位於中科園區的朝陽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上課環境堪稱優雅    不過就是有點遠




                                     
課程內容包含了:


1.嬰兒與學步兒的發展特徵與互動策略


2.嬰兒與學步兒學習環境佈置原則


3.嬰兒與學步兒材料設備指引


4.嬰兒與學步兒環境實際佈置及運用實例    


 


此外老師亦提供了多項教具及輔助品讓大家參考其實用價值~                                                 


     


                                 幼兒冰敷用的小幫手                          (惠姿老師提供)


 可愛柔軟的小兔造型,將方型冰塊置於其中,不僅安撫小孩情緒也不至於因冰涼而嚇到孩子


 


 
                               舒緩孩子長牙不適的水果棒                         (惠姿老師提供)


                              只要將水果切成長條狀再放入圖中的水果棒中


                               讓孩子拿著啃咬同時還可吸吮到果汁


                               不用擔心造成哽噎的危險   


                               (這麼好用的東西哪裡有得買呀?根據某學員爆料:丁丁藥局有售啦)


 


然而12小時的授課內容無法一一敘述,保母乾媽擇要分享正確的教保觀念和態度~~


1.一般保母為了凸顯托育環境的豐富性,常常一味地準備了琳瑯滿目的教玩具及認知掛圖,殊不知孩子   需要“點”的環境刺激,但絕非是大面積式的,若如此則將形成過度刺激,不知不覺之中容易讓孩子整日產生高亢的情緒,身為保母不應該讓家變 成托兒的遊戲場。




2.平常也要避免長時間播放背景音樂以免淪為噪音,對寶寶的感官發展反而不利。




3.而嬰幼兒若已錯過爬行的黃金期,如一歲者則可多帶至戶外行走或從事室內攀爬。


 


4.對寶寶來說,活動和遊戲的價值要遠大於教學課程;生活能力的培養重於認知的灌輸。


 


5.從事嬰幼兒照顧工作者更要理解到寶寶的各項練習勝於訓練。



6.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故周圍環境不宜花俏,應讓食物成為眼前最吸睛的目標。




7.減少抱孩子。因提供越多趴著的機會越好,不僅促進身體移動的動機也增強了探索。



教養策略就是基於尊重,培養出有能力、有自信、好奇、有參與感、具合作性且充滿內在動機的孩子。成人的角色應在促進孩子學習,而非教導及訓練孩子。



                                                      作答用的遙控感應器


                                                    (保母乾媽拿到的是13號)


 


課程最後


每位學員必須接受結業大驗收(成績合格方能領取結業證明)


特別是每人都拿到一只遙控器


坐在各人座位上對著前方的大螢幕


在設定的秒數內按下自己的答案


作答完畢成績便揭曉


好久都沒參加考試了


這麼緊張又刺激的作答方式


保母乾媽的腦神經真是被嚇死不知多少條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nginzu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